浅析工业4.0与传统B2B行业的未来关系
浅析工业4.0与传统B2B行业的未来关系
智慧工厂,什么是工业4.0?
14年4月份,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工业4.0概念横空出世,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走红,也让全球5000多家企业振聋发聩。其实,工业4.0简单来说就是“提高效率”,但具体到实施层面却牵扯到千头万绪的产业链。
工业4.0被官方定义成“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之前的机械、电气和信息技术一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德国提出这个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相结合的手段,让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在可预见的未来,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将会成为工业4.0时代的三大主题,并由此衍生出自动化、3D打印、无线射频技术、工业以太网等数以千亿计的制造产业链。仅从这些粗犷的定义看,中国要完成工业4.0时代的生产模式,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技术人才。
客户需求为导向。
客户导向一直是商业的目标,但互联网时代,这个目标变得更加清晰,互联网让客户需求,尤其是终端客户的需求表达更加直接,更加透明。我们的用户越来越不好伺候了,过去是我们生产什么他们用什么,现在不了,他们可以对产品提要求了,我们不得不去满足他们的个性化要求。
为了满足用户导向的目标,工业4.0为企业准备了两大武器,一个是完成信息化,一个是借助传感器等的新技术手段。换句话说,其实也就是工业4.0的两大特征:一是工业信息化,另一个是工业智能化。
工业智能化。通过传感器的布署,与上位机的通讯,企业应用会上升到数据的层面。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到整个生产流程是否健康,也可以预测相应的原材料与成品的库存周期,对我们的生产也好,检测也好,计划采购也好,都带来非常大的利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工业智能化的概念。工业智能化的重点在于智能,而不只是自动。工业2.0和3.0更多强调的是自动化,主要是用机器代替人,带来生产力的跃升。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目前的状况是自动化的进展非常缓慢,机器人的应用其实也刚刚开始。这和工业信息化的进程是一样的。这种状况下,要融合而成为工业4.0,信息化和智能化都需要补欠帐。当前期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基础并不具备的时候,我们的4.0要落地,恐怕需要从夯实基础开始。